每日研经丛书注释
民数记第廿一章
何珥玛:以色列的胜利(廿一 1-3 )
亚拉得王与以色列人打仗,并且捉走了几个人。这里没有说是否以色列人选择与他们作战,不像前次对待以东那样(二十 21 );或者这个王出乎意料地在他们前进时捉走几个俘虏也说不定。然而,事情在‘亚他林路上’发生,这是肯定的。解释这句话的理论很多,这可能是条长满着名的棕榈树的道路,也许是早期侦察迦南地的人走过的路,甚或是一条已经建成供骆驼商队通过的路。最后的说法也许是最好的,一遂以色列人的心愿,藉这条最易走的路线(见二十 17 ,廿一 22 ),迅速通过那些地方。
这些以色列百姓──注意没有提及摩西──转向耶和华去求自辩。他们保证如果祂为他们争战,并赐给他们胜过这个王的力量,他们愿把每一样东西都拿出来交给祂。标准修订本的‘断然毁坏’一词与希伯来词‘毁灭’有关,这词后来变成这个地方的名字。耶和华接受他们所许的愿,在祂的引导下他们作战取得胜利,事实是他们把每一样东西都毁灭了。
我们可以从几方面去分析以色列的战争。如果耶和华发起一场战争,那么这是祂的战争,所以是‘圣战’。这就被称为耶和华的战争(例如撒上廿五 28 ),在这些战斗中,以色列人即被视为耶和华的军队(例如撒上十七 45 )。其背景通常是要征服迦南。圣战的迸发被归纳为两个理由:(甲)应验对族长们的应许(创十五 18-21 ,出三 8 , 17 等);(乙)审判异族迦南人(创十五 16 ,申九 4 等)。但是任何人都不可以随口说,以色列之战就是耶和华之战的同义词,因为以色列人的行动经常是胆大妄为和过于自信的(例如民十三至十四章所载)。即使她取得胜利,我们有时也会因她获胜的方式而感到忧愁──这是对的,因为认定耶和华总是在她一边,故她作战时总是缺乏怜悯──本段她向敌人表现的态度就是如此。
这一切对于主耶稣基督的信徒,其重要性是清楚不过的。我们不能假定我们所有属灵的和世俗的战争都出于上帝,因为我们也可能僭越地或自私地行动。然而,如果我们在主一边,并且穿戴祂所预备的军装(弗六 10-17 ),那时就是地狱的势力都无法毁灭我们,因为与它们交战的是我们的主(太十六 18 )。有一首诗歌这样说:
战斗可能凶猛,
敌人可能强大,
但是王的军队,
没人能够战胜。
围绕祂的战场,
得胜必有保证,
因为真理不变,
最终凯歌高奏。
朝圣者的背叛(廿一 4-9 )
根据犹太人的传统,这是在旷野中以色列人最后和最坏的叛逆。这种蛇灾是来自耶和华的最可怕的咒诅。希伯来文的惯用语说的是百姓的‘灵魂缩短’( "soul
was shortened" )。‘短的灵’意味人心中烦躁,不能控制自己的脾气,无法保持自律(比较士十六 16 )。它是‘持久忍耐’的相反:‘不轻易发怒的,大有聪明;性情暴躁的,大显愚妄’(箴十四 29 )。上帝同样的恩赐在保罗列出圣灵所结的果子中,也可找到(加五 22-23 )。的确,有了一个‘短的灵魂’,真的不但意味心中烦燥,而且意味彻底的沮丧。那些以色列百姓既情绪低落又不快乐。
他们已经被以东王和亚拉得王所拒绝,又失去了他们的大祭司亚伦。所以他们就再一次苦毒地向摩西抱怨,但是经文清楚表明他们那样做是‘怨讟上帝’。他们埋怨没有日用的食物和水供应,只有‘淡薄的食物’(译者注:英文直译应为‘无价值的食物’),他们所指的是吗哪,一份来自上帝的恩物!他们高声对上帝所赐的恩典及旨意表示轻蔑,这引起祂极大的愤怒。惩罚的形式是给致命的‘火蛇’咬死,此蛇名并非根据它们的形态而定,而是因为当它们的毒液进入人体时,会有火烧般的感觉,由此得名。最有趣的是‘蛇’( "serpents" )的名称是 撒拉弗 \cs8 ( seraphim )──正是以赛亚书第六章所载围绕耶和华宝座的活物。在那段经文中,他们是耶和华的天使仆役,这里他们仍然是仆人;在以赛亚书中,他们满怀倾慕地赞美和荣耀祂,而在本章他们藉审判为祂作辩并荣耀祂。在这里的撒拉弗是否可能被看为属天的活物,而不是属地的爬行动物?这样较能配合把他们当作使者的看法,并且切合诗篇一○四篇一至四节的内容。不过这一次他们是死亡的使者,百姓也迅速地觉察他们的错误,并向耶和华和摩西承认罪(比较十二 11 ),摩西已为他们代求。
上帝指示采用一种意想不到的火蛇解毒法,不是服用以它们毒液制成的血浆,而是把一条人造蛇高挂在‘杆’上,中毒者只需看它一眼,便立即康复,并且预测其后可以免疫。
这并不是说以色列人要保留这条蛇随时带它,据列王纪下十八章四节希西家王的必须进行的部分改革,是去毁掉‘摩西所造的铜蛇’,它当时正被用作异教敬拜。因此,大概是以色列人保留了它,并且后来受到各种异端的影响,这些异端支配了以色列,其中许多可能包括拜祭蛇神,以致使它演变成为一种异教的象征。
然而只有耶和华是医治者。这一段经文即表示这一点。蛇带来了死亡,但耶和华带来医治。为什么祂不干脆把蛇除掉呢?因为这个方法显示只有祂是医治的上帝,而且实际上也是众蛇的主宰。先知何西阿鼓励百姓归向耶和华,‘因为祂撕裂我们,也必医治;祂打伤我们,也必缠裹’(六 1 )。上帝在出埃及之后更直接地向百姓肯定:‘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出十五 26 )。
新约也载有这段插曲。在哥林多前书十章九节中,保罗提及审判和死亡,而在约翰福音三章十四节,谈到这种解救剂,说祂是我们必死之罪恶生命的拯救。
但这是我们把旧约意象表达为上帝福音所得的结论。在这一段经文中,我们接收了一个简单的呼召,即只需仰望祂和为主而活,换句话说,呼召我们凭信心仰望和信靠祂,藉此耶和华能显示祂是值得信靠,并且带来生命的主。先知发出一个类似的邀请:
地极的人
都当仰望我,
就必得救。(赛四十五 22 )
从亚拉巴起行(廿一 10-20 )
这一段经文节录自古代一本叫做‘论耶和华的战争的书’( "The Book of the Wars of the Lord" ),虽然很奇怪这里没有任何军事上的或者好战的语调(参见附注 6 )。这本书大概是一部诗歌选集,由民族歌手从定居在迦南的时代背景中搜集而成。‘耶和华的战争’是那些在祂引导下的战争(比较撒上十八 17 ,廿五 \cs16 28 ),抵抗祂的敌人(士五 31 )。这样的战争是神圣的,并且呼召百姓特别的分别为圣(书三 5 ,赛十三 3 ,耶六 4 ,五十一 27 ,珥三 9 ,弥三 5 ),希伯来文用一句很特别的成语形容这种战争的准备,是‘分别为圣的战争’( "to
consecrate war" )(详见廿一章一至三节的注释──何珥玛:以色列的胜利 )。
这里引述的第二首歌( 17-18 节),根据拉比的传统是每逢第三安息日颂唱。在这首歌中,百姓互相劝勉以祷告或祈求的方式向一口井歌唱,请求继续供应他们所需。在第三安息日,他们把这种颂唱作为向耶和华的祷告,恳求祂即使当他们在被掳之中,也继续更新祂的百姓。耶稣在一个井旁的对话中,曾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四 13-14 )。
战胜西宏和噩(廿一 21-35 )
(一)
这一次的胜利和记述在下一段( 33 节以下)的胜利,成为以色列人珍视及喜爱的故事。相同内容的经文可以在申命记二章廿四至卅七节和士师记十一章十九至廿二节中找到。西宏是这个地区传奇中伟大的君王之一。当以色列人还在旷野的时候,他满怀敌意地攻击他们,拒绝让他们通过他的领域。以色列人赢得这次战斗,并且打开了从亚嫩河到雅博河的通道。后一条河流是亚摩利人和亚扪人之间的天然边界,显示出在当时摩押是在亚摩利人控制之下。
作者从一首古诗中引用了这些题材。这段音乐是古代以色列‘自编自唱的游唱诗人’( "bards" )所咏唱,这个片断为人所记颂,并各代相传,最后记录成文,好像在本章前部提及那本耶和华的战争的书。
摩押民族的神只在廿九节中提及:即‘基抹’( "Chemosh" )。它被名为最强大的神,在旧约的五个不同章节中被提过八次。这个名字看来与‘火’有某些关连,并且可能是对应于一个人的名字的标题。这些经节在耶利米书四十八章四十六节中,几乎完全引用了这些经节,不过那里用的是被动词,去除了基抹带领百姓陷入亚摩利人手中这个想法。有趣的是摩押的石头──一种于圣经地理范围中被发现的考古学碑铭,甚为着名。其中竟刻类似的句子。对此米沙王说:‘基抹对它的土地发怒’,并且因此导致以色列王暗利压迫摩押‘许多日子’。
当引述的话结束以后,经文重新肯定以色列人控制两河之间的地方,她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并且在该国定居。
(二)
巴珊的王噩是以色列民族史中最强大的敌人之一。打败西宏和噩,使民数记十三章廿八节以下迦勒兄弟所表达的恐惧有了理由,当时他们面临强大的战士和坚固的城堡。同样的事件记载在申命记三章一节以下。
战胜噩的战略结果,是以色列人现在控制了整个以色列外约但的领土。她几乎准备移进迦南。以色列击败了这势不可当的敌人,是如此的自豪,以致她要在圣殿唱歌庆祝(诗一三五 11-12 ,一三六 17-22 )。
在申命记三章十一节中,记载了有关噩的更详细资料。他被称为可怕的‘利乏音’所余剩的。‘利乏音’这个词有两种不同解释:首先它是名称,指阴间的鬼魂或幽灵,第二,它是迦南童话故事中的民族的名字,他们在以色列人开始居住在那里之前已经几乎死光。利乏音在申命记二章十至十一节和二十至廿一节中,是对比于亚衲人,在以色列大众的记忆中,他们都是属于巨人的族类。他们巨大的武器在撒母耳记下廿一章十六,十八,二十和廿二节中提及。
以色列人现在已经到达耶利哥对面的摩押平原(廿二 1 ),从该处将要开始经历令人兴奋的新一章。 ──《每日研经丛书》
基督教圣经 bible.kyh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