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的生命研读版注释
以弗所书第三章
五.教会在基督里同为后嗣的奥秘( 3:1-21 )
本章是全书最重要的一章,可分为两段:
1.福音的见证( 3:1-13 ) 。
2.保罗的祷告( 3:14-21 ) 。
本章所以重要,是因为使徒保罗在这里讲述他如何深知福音的奥秘,如何作了这奥秘的 “执事” ,又把它传扬出来。这些都和外邦教会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查考这章圣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这里所说的 “奥秘” 是什么意思。
1.保罗的见证──见证他如何作了福音的奥秘之执事( 3:1-13 )
A.如何尽职受苦( 3:1-2 )
1 “因此” ,连接上文。既然神的旨意,要使外邦人与犹太人都在基督里 “归为一体,与神和好” , “并且来传和平的福音给你们远处的人,也给那近处的人” ,也就是说不论犹太信徒或外邦信徒,都同被建造在使徒先知的根基上。这样,保罗为着遵从神的旨意,执行神所命令他去实行的旨意,作了外邦的使徒,把福音传到外邦;并且为福音的缘故而受苦,为外邦人的灵魂 “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 。
由此可见,保罗是如何忠心尽职。当他知道了神的旨意以后,就不顾一切地完成神的旨意,这也是神乐意将祂的奥秘启示保罗的原因。若是一个人深知神的奥秘,却不敢或不愿遵行,又有什么用处?神势必要另外委托别人。但保罗得知神的奥秘以后,并没有辜负神的恩典,就为神托付他的责任尽忠到底。
“因此我保罗为你们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 ,从这句话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保罗完全没有为他的 “被囚” 怨叹什么,反倒以它为一种荣耀。其所以视为荣耀的原因有三:
1. 他的受苦是在神的旨意中
保罗既是外邦的使徒(加 2:8 ),现在为外邦人而被囚,可见他的受苦,是在神的旨意中。是由于他的尽职,不是由于他的失职。他所受的苦,不是多余的,不是自己讨来的,乃是神所许可的。若信徒在受苦时,能确知是在神旨意中,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许多人虽然为神作工而受苦,却不是照神的旨意受苦,而是原本不必受,却因自己的软弱而多余地受了。但保罗不但为传道工作受苦,且在神的旨意中受苦。
2. 是为耶稣基督而受的
“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 原文是 “作基督耶稣的囚犯” ,虽然保罗是在罗马作囚犯,但他却以为自己是 “基督耶稣的囚犯” ,因为他是自愿为基督而失去自由,是在遵奉基督的旨意下作囚犯的。按徒 24 章的记载可知,保罗所以被送到罗马坐监,无非因为他不肯贿赂非斯都,不逃避苦难,不肯犯罪,因而受苦,是为主的荣耀不致受损害而受苦,所以他这样受苦倒觉得荣耀(彼前 4:14 )。因为也不是这世界的囚犯,乃是基督耶稣的囚犯。
2 3. 他的受苦有很大的价值
因为神的旨意既是要使犹太,外邦一切蒙恩的人都在基督里合一,而保罗就是为着肩负这种使命而受苦。虽然他自己受苦,却使基督福音的工作大有收获,神的旨意得以成就,这样,他的受苦是大有价值的。所以他不但不当作是羞辱,反倒看作是极大的荣耀。
“谅必你们曾听见神赐恩给我……” ,圣经先提到使徒保罗的尽忠,然后才提到也如何从神那里,接受外邦使徒的职分。使我们看出保罗的尽忠受到神的重视,他的行事与他蒙召的恩相称。
保罗推想以弗所信徒必然已经听见,神如何赐恩给他,使他作外邦使徒的事。因为他原本是教会的仇敌,后来却作了福音的执事。他的见证是当时各教会所知道的(加 1:22-24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真正在灵性上蒙恩,必定会被人知道,近处的人可以看出,远处的人也会听见,这是十分自然的结果,不是自我宣传得来的。施洗约翰虽然在旷野传道,却仍然有许多人去听他,也就是这个道理。反之,一个人如果灵性退后,也必能被旁边的人看出来。(有一个着名的钢琴家说,我如果一天不弹琴我自己知道,两天不弹琴我的妻子知道,三天不弹我所有的朋友都会知道了……。)
“将关切你们的职分托付我” ,这句话说出神所赐给保罗的恩典是什么恩典。就是将一种属灵的责任托付给保罗。许多人只把从神那里接受的好处,看作是神所赐的恩典,而把神所给的责任,看作重担。但保罗却把神所交给他的艰难责任──一种须要流泪、流汗、流血的责任,有为神所赐给他的一种大恩典。
所谓 “关切你们的职分” ,也就是作外邦使徒的职分(加 2:8 )。但圣经特意称这职分为 “关切你们的职分” 。因为这种职分,并非只要有才干学问口才就可以成功;还必须有一种 “关切” 人的爱心,就像父母关切儿女的那种心,才能成功。如果保罗没有关切外邦人灵魂的心,怎能作外邦的使徒?照样,如果我们没有关切人灵魂的心,也不能作一个得人的渔夫。
这句话也使我们看出神所选召的工人,必定从神那里有托付。这种托付,就是他心灵上的一种负担,使他对某方面的事工格外有 “关切” 的心。同时神又按着他对某方面有特殊关切之心的缘故,使他在那方面的恩赐上,格外追求长进,而成为适于完成该种托付的工人。
B.如何得知奥秘( 3:3-6 )
1. 在保罗方面如何得知( 3-4 )
3 从 “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 ,可见保罗知道福音的奥秘是神自己启示他的。
注意: “启示” 和 “奥秘” 相反。奥秘就是神隐藏的旨意,启示就是神把祂隐藏的旨意向人显明出来。按使徒在这里所说得启示的经历,可能就是指他到亚拉伯三年的时候,直接 “从耶稣基督” 所领受的启示(加 1:11-12,16-17 )。按(林后 12:1-5 )保罗曾见证他自己被提到三层天的经历,可见他得的启示甚大,但这并不是说保罗所得的启示,都是在超然的状态中得着的,像保罗自己说: “……神既然乐意将祂儿子启示在我心里” (加 1:15-16 ), “求……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 (弗 1:17 )。可见神的启示许多时候并非藉着什么异象,乃是藉着圣灵在人心思和悟性中工作,把祂的旨意显明给人。
在此所谓 “奥秘” ,就是指神救赎的计划,也就是神要救赎世人的奇妙旨意。但这旨意在旧约的时候是隐藏的,还末显明出来,所以称为 “奥秘” 。现今神把这 “奥秘” ──神救赎世人的计划,启示给使徒保罗(也启示给别的使徒),保罗就照神所启示的,把它宣明出来。这对于蒙救赎的人方面就是 “福音” 。所以或说 “福音” ,或说 “奥秘” ,或说 “福音的奥秘” 都是一样的。不过这 “奥秘” 既然已经藉保罗而宣扬开了启示出来了,这样,对今日的信徒来说,就不再是 “奥秘” 了。
“正如我以前略略写过的” ,这句话似乎暗示保罗在未写这封以弗所书之前,曾经写过另一封信给以弗所教会。但这 “以前” 也可以指本书的前面两章;因为上文所讲的,无非是外邦人在基督里能以和犹太人归为一体,同在教会内,同被建为灵宫。这种真理,在从前是隐藏的奥秘,是犹太人从未明白的,现在都由保罗在上文中讲明了。所以福音的奥秘也就是教会的奥秘,因为福音奥秘的内容所讲的,就是关乎神如何使外邦教会得在基督里,同蒙救恩,同为基督奥秘之身体的一部分。
4 “你们念了就能晓得我深知基督的奥秘” ,保罗这样讲,并不是出于骄傲,因为他所传的正是他所深知的真理。保罗的灵性已经完全超脱 “为自己” 的程度。他不为自己而夸耀自己,也不为自己而隐藏,只为着顾念神的荣耀而作所当作的,说所当说的。当一个信徒的灵性还幼稚的时候,常常喜欢夸耀自己,等到他的灵性比较进步时,就会隐藏自己,但在隐藏自己的时候,往往仍然搀杂看为自己的成份──为看自己更属灵而隐藏以致这种隐藏常变成一种 “退缩” 。但当他的灵性更进深的时候,就会摆脱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活,而进到完全以神的荣耀为中心的生活。使徒保罗在此所以要这样说自己深知基督的奥秘,正是为着福音的利益,和信徒灵性利益的缘故。因为如果信徒对他是否深知基督的奥秘发生怀疑,则对他所传的 “奥秘” 是否可靠也必发生怀疑。反之,如果信徒确信他深知神的 “奥秘” ,则对他所传的 “奥秘” ,也必更易于接受而信服了。如果信徒怀疑保罗,这只不过保罗个人受一点损失而已;但如果信徒怀疑保罗所传的福音,则受到更大损失的不是保罗,乃是神。所以保罗在这里加上这句话,使信徒的心更加坚定。
“基督的奥秘” ,也就是上下文所说的奥秘。圣经既然在上下文交替着使用 “福音的奥秘” , “基督的奥秘” , “这奥秘” ,显见这些 “奥秘” 都是相同的意思。但在这里所以被称为基督的奥秘,是因为这奥秘是由基督的启示而来(加 1:12 ),并且是以基督救赎的福音为主要的内容。
2. 在其他使徒方面如何得知( 5 )
5 a. 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
在这里 “以前的世代” 就是旧约的时代。旧约的先知们,对于外邦人也要与犹太人(即犹太信徒)同蒙应许的奥秘还不大明了;因神只在新约的时侯,才清楚启示给祂的仆人。
可见新约的启示和旧约的启示有不同。旧约时,神只把福音的预表启示给人知道。虽然先知也曾预言到神的救恩,但究竟不能窥其全貌;因为神是按照祂自己的计划逐步来实现祂的救赎。先在旧约的时侯,使人看见祂救赎法的模型;然后在新约时代,按祂所预定的日期满足的时候,差遣祂的儿子降世,并且把祂救赎的全部计划,启示给祂的使徒们。旧约先知们虽曾预言救主的降生、受死、复活、再来等等,却没预言到 “教会” ;因为神还没有清楚启示他们。 “教会” 这个名称,是在新约太 16:18 才第一次提到的。而 “教会” 乃是神救赎计划的主要对象,是基督属灵的身体,是包括一切外邦或犹太的基督徒在内的。
这奥秘的旨意思,既在新约才被清楚地启示出来。所以如果只有旧约没有新约,神的启示就还未完全。反之,既有了新约圣经,则神的启示已经完全了。因此,现今圣灵不是再启示人一些圣经所未有的新启示,乃是使人在神完全的启示──圣经──中得到新的亮光和 “启示” 。
b. 这奥秘是神如今启示给祂的众使徒的
“使徒和先知” ,原文都是多数式,可见这奥秘并非只启示给保罗,其也的使徒就毫无所知。不过他们不像使徒保罗那样,专作外邦的使徒。保罗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神的救恩传到外邦,使那些外邦人 “不再作外邦人” (弗 2:19 ),而变成与犹太信主的人一样, “是神家里的人” 。
3. 这奥秘的内容是什么( 6 )
6 这节圣经本身已指出这奥秘是什么,就是外邦人可以在基督里藉着福音,与犹太人一同蒙救赎,一同成为基督身上的肢体,一同承受神在基督里所应许给教会的各种属灵福气。
注意: “同为一体” 原文是 “同为一身之肢体” ,所以在基督里,再没有犹太外邦的分别,都是一样的地位。虽然外邦本来的地位,似乎比犹太更黑暗,更没有盼望,但在基督救赎的恩典下,在福音大能的拯救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罪人或种族,是神所不能拯救的。所以不可轻看任何原先比我们不如的人,因为一切在基督里的,都是福音大能所改变的,都成为同样蒙福的人,同样是需要依赖基督恩典而活看的人。
C.如何作福音的执事( 3:7-13 )
这几节使徒保罗继续见证他怎样接受福音的职任,又怎样为神所交托的使命勇敢尽忠。
1. 保罗作福音执事的根据( 7 )
7 “执事” 原文 diakonos ,虽然与提前 3:8-12 的 “执事” 是同一个字,但在此是完全不同的用法。这字在和合本除了译作执事外,也译作 “用人” (太 20:26;23:11; 可 9:35; 约 2:5,9; 罗 \cs3 13:4; 林后 6:4 ), “使唤的人” (太 22:13 ), “仆人” (林后 11:23; 西 1:7 ), “差役” (林后 11:15 ),和 “事奉主的” (弗 6:21 )等。所以这 “执事” 不是教会里从弟兄中挑选出来的执事,乃是从神那里所接受的一种职责。神把福音的奥秘启示给保罗,保罗就为此向神负责,在神面前作了福音的执事,负责传扬这福音的奥秘。
“是照神的恩赐” , “照” 原文也有 “根据” 的意思。本句解释他怎样得看 “福音的执事” 之职任。他得看这职任并非自取,也不是人的选派,乃是照神的恩赐(参加 1:15 )。这意思就是:神既使保罗明福音奥秘,并给他传扬福音的恩赐,保罗就按照神所给的恩赐,作了 “福音的执事” 。神所给他的恩赐是他能以作福音执事的原因,也是作福音执事的根据。
由此可见神如果要给我们什么责任,必给我们所需要的恩赐。反之,神给我们什么样的恩赐,那是表示神要交托什么样的责任给我们。
“这恩赐是照祂运行的大能赐给我的” ,本书有好几次提到运行的大能( 1:20;3:7,20 ),都是指圣灵在信徒心中的工作。在创 1:2 说 “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这运行也是作工的意思。腓 2:13 说 “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 。使徒在此告诉我们,神给人恩赐的方法,乃是藉着祂的灵在人心中运行作工,使人的心思和才智,照看神所要求的,在某方面有特殊的进展,而得着神所给他的恩赐,从而可以成就神所要交托他的某种责任。
2. 保罗作福音执事的主要任务( 8-11 )
a. 把基督的丰富传给外邦人( 8 )
8 从上文可知保罗所得的启示──基督福音的奥秘,在神的救赎计划中占何等重要的地位。虽然这样,保罗仍然觉得他是 “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 ,由此可见他的谦卑。按照保罗在林前 15:9 曾说: “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不配称为使徒……” ,在这里他自己却说; “比众圣徒中最小的还小” ,后来保罗在提前 1:15 更说: “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 。从这些地方看来,使徒的灵性越长进,经历越多的时侯,反而越加谦卑,越加看见自己的不堪。惟有这样谦卑的人,圣灵才能教导他明白基督恩典之丰富,乃是 “测不透” 的。
对于谦卑的人神常有更多的恩典临到他,在此神所赐给保罗的恩典叫他把基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人──也就是他作福音执事的主要任务;但这责任和他本身所蒙的恩典是分不开的。保罗显然在神的恩典上,比其他犹太信徒认识得更多且深。他深知福音的奥泌(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这种认识比起许多犹太信徒,以为神的恩典只为着他们本国人的观念(参徒 11:18 )深广许多。所以他的任务,和他自己对神的恩典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如果他对神的恩典没有这种认识,根本就不能肩负这种任务。而他对神的恩典特别深切的认识,又和他不断谦卑追寻的态度有密切关系。
b. 使众人都明白神奥秘的旨意( 9-11 )
9 所谓 “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 ,也就是上文所提的,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籍福音得以同为后嗣的奥秘。但这里所以称为 “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 ,乃是就神的方面来说。这奥秘既是神按祂自己的旨意所定的计划,而这计划历代以来都末显明,而是隐藏在神里面,所以就称为 “历代以来隐藏在创造万物之神里的奥秘” 。
使徒保罗的责任,就是要使众人都明白这历代隐藏的奥秘,就是神要使外邦人和犹太人,藉着福音一同成为基督身上肢体的旨意,是怎样逐步施行的。
但保罗提到神这方面的旨意时,特别称神为 “创造万物之神” ,使人联想到不论犹太人或外邦人,既都是神所创造爱惜的(参拿 4:10-11 ),则神使人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恩典(林后 5:17 ),岂会只临到犹太人,而不临到一切受造的人 ?
10 上节是说到神如何藉保罗使众人明白神的奥泌,本节是说到神如何藉着教会,使众天使得知神百般的智慧,神的救赎妙旨,不独应当使众人明白,连天上的使者也很想知道。本节所说的 “天上执政的,掌权的” ,按全节语气看来,应该是指天上各级的善天使,而不是指恶天使。这里所说的 “天上” 原文是 “属天的” 意思,与 2:2 的 “空中” 和 6:12 的 “天空” 都不相同。并且恶天使根本不会想去知道神的计划。所以本节所说的 “执政的、掌权的” 和 6:12 所说的不一样。
按路 15:7,10 说: “……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 彼前 1:12 : “……天使也愿意详细察看这些事。” 可见天使也很留意看见神救赎计划的成功。天使虽然比人多知道神的事,但并非全知。神救赎的计划既不是直接关系天使(参来 2:16 ),神也没有把救赎计划完全启示给天使知道。这当然不是天使凭自己所能知道的,况且整个旧约所发生的事迹,不免使人怀疑,神救赎的计划究竟会不会成功?神救赎的目的何以如此狭窄?但等到基督的降生,受死,复活之后,蒙救赎的教会──包括犹太和外邦信徒的教会出现,天使就能在教会中看见 “神百般的智慧” 之美妙了。
11 可见神救赎的计划,并末临时变更过,虽然救恩出于犹太(参约 4:22 ),又因为犹太人的拒绝,救恩便临到外邦(徒 13:46;28:28; 罗 11:11 ),但这不过就人的方面,和福音发展的程序方面来说,救恩是先临到犹太。实际上神救赎的计划,一向是按着祂在万世以前所定的旨意进行着。不过祂并不是在一时之间,就把祂全部的旨意显明给人看见,又不是在一时之间,突然全部实现祂的旨意;乃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次序来向人显明祂的旨意,又同样地逐步实现祂的计划罢了!
3. 保罗作福音执事之忠信( 12-13 )
12 “来到神面前” 就是来与神亲近,向神祈求的意思,既然 “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 ,乃是神万世之前所定的旨意。这样,我们信靠耶稣的人,就尽可放胆无惧地来到神面前(来 4:15-16 ),不必再有什么疑惑,以为神测不透的恩典对于在基督里的人,仍分等级,待某等人较有恩慈,待另一等人较为严厉了。既然神的旨意是要保罗把基督测不透的丰富传给外邦,并藉着蒙救赎的教会,彰显神百般的智慧。所以使徒保罗为着遵照神的旨意,作了外邦的使徒,在各处建立教会,传扬基督丰富的恩典;虽然因此受苦被囚,仍可放胆无惧,笃信不疑地来到神面前。况且,他深知道自己所作的工,正是神所要他作的。
本节圣经也告诉我们,来到神面前的人应当怎样:
a. 当信耶稣(来 11:16 );
b. 常在祂里面(约 15:7 );
c. 常存无亏良心遵行神旨意 “放胆无惧” ;
d. 笃信不疑(雅 1:5,8 )。
13 从本节可以推测当时的以弗所信徒中,有人因保罗的被囚丧胆,另有人则感觉到羞耻。其所以丧胆或感觉羞耻的原因大概有二:
a. 因为他们存见保罗被囚而信心动摇,怀疑保罗所传的福音和他所信靠的神是否真确。否则保罗何致被囚坐监?因此深怕自己信错了而感觉丧胆。
b. 他们知道保罗被囚之后,并未完全以保罗的被囚,是为神旨意的缘故,可能他们也听到了一些反对福音的人的毁谤话,而怀疑保罗被囚,是因他私人的过失。而这保罗又是他们属灵的父亲,曾有三年之久牧养过他们,他们就因保罗的下监感到羞耻。
所以保罗在此诚恳地劝告他们说: “我求你们,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这原是你们的荣燿。” 这意思就是:我虽然受苦,却是为传福音而受苦,若我所传的福音不是真确的,我怎肯为它受苦?并且我既是外邦的使徒,为你们外邦信徒照看神的旨意而被囚,这不是你们的羞耻,乃是你们的荣耀(参彼前 4:14-16 )。
信徒在神的仆人为主受苦的时候,并不把他当作是为主受苦,竟听信外人毁谤的话,引为羞耻,这真是使神仆感到最痛苦的事。所以信徒在神仆为主名而受苦时,应当尽量在精神上表同情,在祷告上支持(徒 12:5 ),才是敬爱神的人。
问题讨论
为什么保罗不以为主被囚为耻,反以为荣?
保罗对神所托付之职份采取什么态度?
什么是福音的奥秘?或基督的奥秘?
保罗说自己深知基督的奥秘,是否骄傲?为什么他要这样表明自己?
福音的奥秘主要内容是什么?( 6 节)旧约先知们怎会不知道?
保罗作福音执事的根据是什么? “执事” 在这里的用法跟提前 3:8 有什么不同?略述保罗作福音执事之主要任务。
保罗为什么要求以弗所信徒不要以他的患难为耻? 3:13 有什么教训?
2.保罗的祷告( 3:14-21 )
使徒保罗虽然为主被囚在监狱中,却没有为自己的遭遇可怜自己,也没有叫信徒不要忘记他的痛苦。倒是一再地为信徒祷告,顾念信徒的需要。他的身子虽然被囚,他的爱心和祷告却没有被囚。虽在监狱中,他的工作并没有停顿。在此他的祷告可分三点研究:
A.他向什么人祷告( 3:14-15 )
B.他为什么事祷告( 3:16-19 )
C.他用怎样的信心祷告( 3:20 )
D.他祷告的目的( 3:21 )
A.他向什么人祷告( 3:14-15 )
14 “因此” 表示承接上文,包括第 2 章所论犹太与外邦的合一,同被建造成为圣灵居所的事。同时也可以包括下文,他所要祈求的事。
“在父面前屈膝” ,他的祷告是向着天上发出的,不是给人听,乃是给神听,乃是在人面前说话,乃是在父面前说话。这 “父” 的称呼,表现他对神不但有亲密的关系,也有恭敬的态度(许多人不能同时有这两种态度)。他这种恭敬的态度,是由于他对神深切的认识而自然生出来的。他认识这位天父,乃是有丰富恩典和慈爱,又是圣洁威严的全能的父,敬爱之心便油然而生,就在祂面前屈膝下跪了。在此教训我们有关祷告的三件事:
1. 我们所祷告的神乃是我们的父。
2. 我们祷告乃是在神面前说话。
3. 我们向神祷告,不但要有亲切的情感,也要有恭敬的态度。
15 “(天上地上的各家,都是从祂得名)” ──本句在括弧内,是解释上节所称之父是怎样的父,乃是天上、地上各家的父。在此 “家” 指教会,即一切重生得救之人(参 2:19 )。 “天上” 的家,指已经离世回到天家的众圣徒, “地上” 的家,指地上各教会的信徒, “都从祂得名” 就是都从祂得儿子的名分(参罗 8:15-24 ),都从祂而出,成为神家名下之人的意思。 “从祂得名” ,亦从祂得福之意,福分是包括在名分之内的。
“家” 原文 patria 新约共用过三次,在路 2:4; 徒 3:25 都译作 “族” ,英文 K.J.V. 在路 2:4 译作 lineage (即族系),徒 3:25 译作 kindreds (即家族或亲属),按新约字解 W. E. Vine 这 patria 实际上只是父亲 patria ,加上一特别的字尾而成,指凡属天父的神家儿女。
在此 K.J.V. 译作 whole family 即全家,但 N.A.S.B. 译作 every family 即各家。
使徒保罗既认识神乃是这样一位天上地上各家的父,是不分犹太外邦,男女老幼,一切信徒的父。他就在祂面前屈膝,为一切信徒代祷,并无分别。
“屈膝” 是保罗争战犀利的兵器,他的膝盖是使魔鬼战抖的膝盖。
B.他为什么事祷告( 3:16-19 )
这几节是保罗祷告的内容。
1. 求神使信徒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 16 )
16 “丰盛的荣耀” 原文是 “荣耀的丰盛” (参中文新旧库译本,吕振中译本,英文 K.J.V., N.A.S.B. 及 R.S.V. 等)。 “丰盛的荣耀” 是形容神的荣耀之丰富。但 “荣耀的丰盛” 则形容神之丰盛是荣耀的。神的 “丰盛” 是什么呢?这丰盛被当作一个名词,形容神所有的一切权能,威荣,圣洁,恩慈,良善,怜恤,智慧以及祂的一切美善……等等。神具有这一切的每一项,并且是十分完全而美善的,这一切是神的丰盛。而神一切的 “丰盛” 又都是荣耀的。所以保罗在此求神, “按着祂丰盛的荣耀,藉着祂的灵,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 的意思,就是求神按看祂荣耀而丰富的智慧,权柄,能力,慈爱……叫信徒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
“藉着祂的灵” 就是藉着圣灵。神藉着圣灵运行在信徒心中,使神丰富的恩惠能以临到信徒身上。
“叫你们心里的力量刚强起来” ──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箴 4:23 ), “心里的力量” 影响信徒整个人生观。这 “心里的力量” ,好比战争中军队的士气,士气不振,纵然配备精良,亦不战自败。信徒若在灵性方面 “心里的力量” 软弱疲乏,即使身体的精神充足,真理的智识丰富,亦无心进取,无力奔走灵程。主耶稣钉十架的前夕,虽然身体疲乏无力,但心里的力量仍然刚强,向神的心意坚定,所以能在客西马尼园战胜魔鬼的试探。今日魔鬼正向信徒施行这同样的攻击,使信徒心灵沮丧无力,在属灵方面灰心失望,保罗的代祷显见他深明信徒属灵争战胜利的要诀。
“心里的力量” 原文是 “里面的人” eis ton eso{ anthro{pon 。基督徒不但有一个旧生命,还有一个新生命,这新生命就是里面的人。里面的人刚强便有能力胜过试探,顺从圣灵,成为属灵人。反之老旧人长大便没有属灵能力,体贴肉体,成为属肉体的信徒。要使里面人刚强,应当给他良好的属灵培养,例如:读经,祷告,为主作工,学习依靠圣灵,抵挡试探,忍受试炼和羞辱。另一方面,若只贪图虚荣,顺从私欲,喜好受人恭维,不爱忠言,只爱媚语,不受忠言……就等于培养旧生命长大,使 “里面人” 软弱下来。
2. 求神使信徒的爱心有根有基( 17 )
17 在此给我们看见信心与爱心之关系。信心(在爱心之先)使基督居住在心里,而使爱心有根有基。注意,这里不是说信心是爱心的根基,而是说基督因我们信而住在我们心里的结果,爱心便有根有基。换言之,基督就是我们爱心的根基。
有基督住在心里,爱心才有根基。没有基督的人,不会有基督的爱,只会有世人所有的爱心。世人的爱心乃是随时改变,以利益为转移,没有根基的爱。另一方面,基督居住心中的结果,使信徒对神对人都会有 “基督的心” ,以基督的爱为生活行事规则。这种爱心既因基督住在心中而有,便是有根基的爱心。
“住” 原文 katoikeesai 按 Dr. W. E. Vine 的新约字解认为这字是安居下来的意思,英文译本多译作 dwell ,所以这不是暂住一宿,乃长住在心。(现今不少信徒仿佛不是要基督长住在心中,只在需要时接来住一宿。)
“有根有基” 的 “根” 与 “基” 是两种比喻。 “根” 是植物生长的比喻,植物的根部要深入泥土,才能经常获得养料,而生长稳固。 “基” 是房屋建筑方面的比喻,爱心的根基建造在基督的磐石上才不怕 “雨淋水冲” (太 7:26-27 )。但基督住在我们心里的结果,就等于把一个爱心的源头,一个永久的磐石放在我们里面,我们若顺看里面的基督而活,爱心当然会坚强稳固了。
3. 求神便信徒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 18 )
18 注意这两节与上两节是紧连着的,基督因信居住心中,爱心才有根有基;爱心有根有基,然后才能与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爱的长阔高深。我们若自己没有爱心,便不会看见别人的可爱,也不会看见神在别人身上的爱,这样就更不能从别人身上明白基督的爱了。在此使徒论及我们如何明白基督的爱时,特别提醒我们要 “和众圣徒一同明白” 。因为神的爱过于广阔无量,若单凭自己个人的经历,所能领略的十分有限。神在每一个信徒身上所显示的爱,都各有不同,因神是照着各信徒的需要为他们显出祂的作为,给予他们不同方式的恩助;所以各个信徒对主爱的体验,都必定各有特殊的地方,我们要明白神的爱的长阔高深,就必须汇集众圣徒蒙爱的经历,才能明白得完全。但要从众圣徒身上明白神的爱的作为,却必须自己的爱心有根有基。否则,可能我们不但未看见神在别人身上的爱,反而因看见别人在属灵方面蒙恩而生出嫉妒或毁谤。或因看见别人的失败软弱而生出轻视或自是。
“基督的爱” 圣经只有三处:
a. “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 (林后 5:14 )
使我们为主而活,忠心事奉主。
b. “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 (罗 8:35 )
使我们在苦难中得胜。
c. “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 (弗 3:18 )
使我们学习认识神。
19 “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 ,主的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这意思就是过于人的思想所能领悟及想像的。我们必须有人头脑知识以外的条件来明白祂的爱。这条件就是上文所说的,要先有基督住在我们心里,爱心有了根基,然后才能与众圣徒一同明白这爱的长阔高深。所以本节中的 “并知道……” 是含有从众圣徒的各方面经历中,从不断的寻求与体验中, “知道” 这爱是怎样的伟大,是怎样过于人所能测度的意思。
“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 , “便叫……” 表示上文与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之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结果,便是 “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 。当信徒认识到基督的爱是何等浩大,远非渺小愚拙的人头脑所能领悟时,便会深深看见自己爱心的贫穷,自己极端的不堪与卑污,因而生出一种真正的谦卑,使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他们。 “神一切所充满的” 应指基督(参弗 1:23 )。
C.他用怎样的信心祷告( 3:20 )
20 祷告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若祷告的内容和措词都很灵属,却没有信心信靠主会成就我们所求的,这种祷告仍然是落空的。但这一节显示使徒对他自己的祷告,有很充足的信心,虽然他所求的是十分高深属灵的经历,但他却深信,神能超过所想所求的为他成就。这节经文虽然表现使徒有这样的信心来祷告,却没限定只有使徒能有这样的信心。反之它乃是一节给一切信徒有关祷告的宝贵应许。使徒用很肯定的语气说: “神能……成就……” ,可以作为一切信徒信心的根据。
“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 ,运行原文字根 energeo 是作工,运行,发生效力的意思。罗 7:5 译作 “发动” ,林前 12:6-11 作 “运行” ,加 2:8 作 “感动” ,加 3:5 作 “行异能” ,加 5:6 作 “功效” ,腓 2:13 作 “运行” ……。总之,神在我们心里的这种能力是作工,运行,发动,感动,在我们心中发生功效的能力是活力不是死力。
从 16-20 节之间,我们可以看见三种能力运行在信徒心中:
1. 圣灵的能力
神藉着圣灵在我们心中作工,使我们里面的人刚强起来,这里面的人刚强起来,就使我们在属灵方面有能力。
2. 基督的爱力
基督因信住在信徒心中的结果,使我们能与众信徒,一同明白祂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这 “爱” 本身就是极大的能力。有许多人因失去爱而自杀,也有许多人因爱的激励而奋不顾身。基督的爱更能征服最凶残最邪恶的人,使他们完全改变过来。
3. 神运行的大力
神所运行的大力显然是与以上的两种能力,联合在我们里面作工的。腓 2:13 说: “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 神在我们心里运行作工的目的,要使我们 “立志行事” ,都依循祂的旨意,并得着祂的能力。
一种 “活的能力” ,必然会使物体移动。例如汽车轮船之行驶,都是一种动力运行的结果,同样我们若依循神在我们心中运行的这种动力,灵性便会火热起来,活泼起来,一切灵性上的冷淡和死寂都必消除,这就是真正的复兴。
“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注意这句是上一句的结果,上一句是本句的原因及方法。神怎样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的呢?照着祂在我们心里所运行的大力。这句话暗示,神并不是让我们坐着连一个指头都不动,只等候祂的大能大力为我们完成一切;而是在我们的心中作工运行,使我们照着祂的 “运行” ,凭着祂的 “大力” ,而成就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所以,这宝贵的应许,并末撇开人方面应当与神合作,顺从神在我们心中的感动和工作的本分。
“超过我们所求所想” 这句话也表明我们必先有所想,有所求,然后神才会 “超过” 我们所求所想的赐给我们。若我们根本无所求无所想,神无法为我们成就什么。一个在灵性上不追求,对属灵的事闲懒而不求长进的人,不能支取这宝贵的应许。
“……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这句话与 13 节对照, “所以我求你们,不要因我为你们所受的患难丧胆” ,似乎暗示保罗相信他自己所受的患难不足忧虑,而训勉信徒不必为他担忧或丧胆,因为神必给他力量胜过当前的患难,甚至得以免去这患难。
D.他祷告的目的( 3:21 )
21 这是保罗祷告的崇高目的,就是一心要使神得着完全的荣耀,在此 “但愿祂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 这句话,显示教会与耶稣基督合一的关系。神在教会中得荣耀,同时也就在基督耶稣里得荣耀。基督与教会是合一不分的。
问题讨论
保罗祷告内容的要点是什么?
什么是丰盛的荣耀或荣耀的丰盛?
怎样才能明白主爱何等长阔高深?明白了主的爱的结果如何?( 19 节)
神怎样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的? ── 陈终道《新约书信读经讲义──以弗所书》
基督教圣经 bible.kyh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