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串珠版注释
民数记 第卅三章 注释
1-56 从埃及到摩押沿途各站
本章详细记录以色列人由埃及到摩押平原,中途所经过的地点。总共提到四十二站之多。民数记的内容就是描述在这段路程上发生的重要
事件,并记录神所赐下的启示。作者在本书末部列举沿途各站,使後世倍见神信实的带领。
「从 ...... 起行,安营在 ......
」是此段的公式语,但每一次其实都有神 的云柱、火柱在帐幕上作指示( 9:15-23)。
1-49
若对照圣经其他经文及现今的地理资料,本章提及的地点及路途有很多地方尚待澄清,且牵涉非常复杂的考究和分析。原因如下:途中很
多地点都是以色列人暂时驻扎之处,不会有悠久文化的痕迹(特别是在旷野的地方),可供考古学考究。其次,基於政治或宗教因素,有
些地点的名字後来被更改了,所以现今以圣经地名命名的,可能已不是原来的地点,而一些圣经地名甚至已失传了。虽然如此,重要中途
站(如加低斯)的地点,是可稽考的,地图上的位置也是可靠的。至於其他小站的位置,则多靠猜测来判定,有待新发现来改进。
本段并未列举所有的站,例如他备拉( 11:3), 玛他拿、拿哈列、巴 末 (21:19)
等都没有在此记录。另一方面,某些地点在圣经中只在
此出现一次( 13, 19-29)。
如此,作者为何选录这些地点?从圣经多 处看来,数字往往有象徵的意义(参上文 28章;
29章;太1章的三个「
十四代」),是圣经作者刻意编排的。我们从本章的编排也可发现一些象徵性意义。四十二为七的倍数、四十二站表列如下:
(一) (三) (五)
1 兰塞; 15 利提玛; 29 曷哈及甲;
2 疏割; 16 临门帕烈; 30 约巴他;
3 以倘; 17 立拿; 31 阿博拿;
4 比哈希录; 18 勒撒; 32 以旬迦别;
5 玛拉; 19 基希拉他; 33 加低斯;
6 以琳; 20 沙斐山; 34 何珥山;
7 红海边; 21 哈拉大; 35 撒摩拿;
(二) (四) (六)
8 汛旷野; 22 玛吉希录; 36 普嫩;
9 脱加; 23 他哈; 37 阿伯;
10 亚录; 24 他拉; 38 以耶亚巴琳;
11 利非订; 25 密加; 39 底本迦得;
12 西乃旷野; 26 哈摩拿; 40 亚门低比拉太音;
13 基博罗哈他瓦; 27 摩西录; 41 亚巴琳山;
14 哈洗录; 28 比尼亚干; 42
摩押平原。
若留意各站的数目及发生的事,可发现一些编排上的特徵。
1 在第四、五、六程的第六站,是亚伦和摩西死的地方:亚伦死在何珥山( 20:22下),葬在摩西录(即摩西拉,申10:6),摩
西死在亚巴琳山(申 32:49-50)。
2 神供水的地方玛拉(出 15:25)和加低斯 (20:1,
11), 分别是 第一和第五程的第五站。
3 神在第一站领以色列民出埃及来,在第七站过红海,在第十二站(西乃山)颁发律法。
这些都不似巧合,而是在数字上有象徵的意义。另外第一程与第二程各站发生的事完全类同:
站 数
发 生 的 事
1 8
神迹奇事:杀长子及天降吗哪
2--3
9--10
无记载
4 11
争战得胜:败埃及人和亚玛力人
6 13
供应水和食物
1 14
米利暗事件
50-56
50节开始记载得地为业的律例;直至本书末章(36章)为止。
50-56节复述对待敌人的法则,这在摩西五经曾多次强调(参出23:23;34:11;
利20章),如今於入迦南地的前夕,尤其经过巴兰及米甸人一
事的教训後,神再提这方面,时间上十分恰当。以色列人不得容许敌人居住其中,也不可容忍敌人的宗教( 51)。分地的法则(54)乃复
述 26章的条例。神信实地带领百姓的旅途,为他们击败敌人,将应许 之地赐给他们,唯一的要求是要百姓彻底消灭敌人及其宗教 。 55-56
基督教圣经 bible.kyh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