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串珠版注释
民数记 第十六章 注释
16:1-50 可拉党的叛乱
摩西的领袖地位曾遭受厉害的挑战 (参 12, 14),
现在亚伦的祭司职 分也面对考验。本章记载有组织性的叛乱来自两班人,一班是由可
拉领导的利未人,另一班是由流便营所领导的二百五十个首领。他们妒忌亚伦子孙的专利,意图夺取祭司的崇高职分 ( 1-3) 。
虽然摩西竭 力劝导可拉一党( 4-11)及大坍和亚比兰(12-15),但是不得要领, 惟有让他们在神面前献香 ( 16-24) ,
由神作公平的裁判。由於
祭司 职任是神所设立的(利 8) ,
所以神要印证亚伦的职分,特意用新的 方法惩罚叛乱者 ( 25-35) ,
就是使地裂开把他们活埋,成为
後世的 警戒,知道不可亵渎或夺取祭司的职分。为叫百姓更深领会这真理,神命令把叛乱者用过的香炉锤成片用以包坛 ( 36-40) ,
给以色列人 作纪念,又容让亚伦用香坛献香为百姓赎罪 ( 41-50)
止住瘟疫,使 他们体会祭司事奉的效能;神最超然的印证就是让亚伦的杖开花结果( 17)。
1-3 叛乱分子
哥辖一族和流便支派均安营於会幕的南边(参 2章图表) ,
所以能够 联手作反,并同受活埋的惩罚( 27)。主谋者可拉与摩西、亚伦同辈 ,同是哥辖的孙(出 6:21),
但他在会幕事奉的职事比亚伦低一级, 只负责搬运至圣之物 ( 4:15) ,
这是他嫉妒祭司职事的成因。从2节
和 17:2看来,
二百五十个首领来自以色列各支派,他们可能是在首领 的议会中受流便的子孙──大坍、亚比兰和安──所煽动,以反对摩
西、亚伦擅自专权及自高为藉口,掩盖他们夺权的动机,为要得会众的支持。
4-15 劝导可拉党和其他首领
摩西俯伏在地寻问神的指示。他清楚洞察可拉谋取祭司职分的意图( 10),所以向他一语道破并提出警告。神已拣选亚伦一家任祭司,而
只有祭司才可献香。不但如此,亚伦的儿子曾因献凡火而被神击杀(利 10:1-2)。
有此先例可援,摩西便以献香作判断的方法,但他早知
道结果,所以提醒他们应安於本分,忠於自己的职守,因为攻击亚伦祭司的职事,就等於攻击耶和华。
为了息事宁人,摩西希望召见大坍和亚比兰以便给予劝导。他们拒绝上去,因为他们定意听可拉的命令,而不听从摩西和亚伦,他们的理
由与上文百姓一连串的埋怨一样,怀恋埃及,将它形容为流奶与蜜之地,又埋怨摩西不能带他们进入应许之地。他们要另立领袖回埃及的
念头( 14:4),
又再次死灰复燃。摩西极为愤怒,因为他们把自己的 罪责推卸到他的身上。
15「不要享受他们的供物」:即不要理会或悦纳他们的供物。
16-24 献香作判断
祭司每日早晚的职责,是在香坛上燃烧特制的香料献给神(出 30:7-9 )。这班百姓领袖拿自己的香炉:放上自制的香料,抵触了神的律法
,仍蒙然不知,以为有会众的支持,便可推翻摩西和亚伦。神本欲灭绝全会众,但经摩西和亚伦的代求,神应允不因一人(指可拉)的罪
向全会众发怒。神叫摩西吩咐会众远离可拉、大坍和亚比兰的帐棚,使会众免受惩罚。
25-35 活埋叛党
神使地开口活埋叛党,这是一件新事,这神迹在圣经中只出现这一次。这事证明是神使摩西行此神迹,并不如叛党以为是摩西自己所弄的
把戏( 3, 13)。
32「属可拉的人丁」:不包括他的儿子
(参26:11); 献香的二百五十人也被火烧灭。
36-40 世代记念
献香的人被烧灭,因为他们充满罪恶;但香炉既献在耶和华的面前,便成为圣洁,要保留在圣所中。圣所中已有香坛,不需要那麽多香炉,所以最好的方法是锤成片状用来包坛。祭坛已用铜包裹,香坛却未有 (出 37:26; 38:2),
这新的外表成为後世以色列人警告的记号。祭
司的职事须由拣选的人担任,不可亵渎或用人的方法夺取。
41-50 祭司代赎的职事
非祭司献香,结局是死亡;神膏立的祭司献香,则引出救赎的大能,这是何等大的差别!会众尚愚昧不明真相,神於是用瘟疫击杀他们,
但 悦纳亚伦代赎的香(代表祷告,参 7:14注),
便终止刑罚。这是 亚伦被膏立为祭司後,第一次有神迹大能的事奉。一直以来百姓可能
以为祭司的工作限於献祭的礼仪,是任何人都可作的。经此事件後,百姓及任祭司者都不敢轻视祭司事奉的效能了。
48「他站在活人死人中间」:何等美丽的一幅的图画,叫人想起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
思想问题(第 14章至16章)
1 约书亚和迦勒坚持要攻取迦南地,他们的信念以什麽为依归呢?
当你的意见与别人不同时,你所持守的是个人的利益,抑或更高层次的理由呢?
2 新约有什麽教训是从以色列民在加低斯旷野这事( 13-14)引申 出来的?参林前 10章; 来3章。
3 为什麽不属亚伯拉罕後裔的外邦人一样可以照犹太人的礼仪献祭给神( 15:14)呢?
新约教会的观念和此处有否不同?参加 4:23-29。
4 为什麽误犯的罪可藉献赎罪祭得蒙赦免,而擅行的罪就不能靠献祭了事呢?
新约有否类似的教训?参来 6:4-8; 9:11-15;
10:26-31。
5 於安息日捡柴之人所受的惩罚是否太严厉呢?
这处反映出什麽属灵道理呢?参太 5:21-22,
27-28。
6 以色列人藉佩戴 子提醒他们谨守神的命令,今日信徒又当如何铭记与遵行神的旨意呢?参林前 11:23-26;
腓4:8-9。
7 你认为摩西对待可拉等人的手法是否恰当呢?参 16:6,
15, 22, 28。
到底可拉有没有悔改归正的机会呢?
你处理事情时是否留有余地呢?
8 摩西怎样处理群情汹涌的局面呢?( 16:41-46)?
你面对外在压力时,又会怎样处理呢?
自怨自艾?以牙还牙?退而结网?耐心等候?
9 有名望( 16:1)或有地位(16:2)的人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必然 正确和合理呢?
信徒应怎样辨别是非呢?
基督教圣经 bible.kyh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