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尼希米记第十三章

 

决行主道心坚固(十三131

 .决心遵守主的话(13):他们听见摩西律法,就立刻与外邦人隔离,他们遵守主的话之决心由此可见。

 .纠正错误(431

  1. 库房的管理员徇私,让多比雅这外邦人使用圣殿的房间(49)。

  2. 放弃事奉,让圣殿荒凉(1014)。

  3. 不守安息日(1522)。

  4. 与外邦人通婚(2328)。

  尼希米一离开百姓,他们的心就冷下来;幸而,尼希米的立场坚定,不惜一切来纠正这些错误,要求他们彻底遵守律例。

  我们对神是否忠心?没有人提醒、看守时,我们仍然忠心吗?

 .主的忠心(6):以色列人开始忘记他们的誓约时,神给尼希米返回耶路撒冷的机会,以致可以再提醒及复兴百姓。神的保守何等可靠,他的恩何等浩大!

祈祷 保护看守我们的神,感谢𣿫无穷的大恩;求𣿫继续保守我们,使我们对𣿫的话忠心。──《新旧约辅读》

 

跋(Ⅰ)(十三4-31

(一)

我们已经在尼希米记中,有了第一个高潮,在圣殿里为城墙告成,举行盛大的告成礼(十二章)。我们现在又有一个高潮,不过是暗淡的,并不是灿烂辉煌的,也是带有以斯拉记结束时(九、十章)的低调色彩。这是警告堕落──这是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两书重要主调之一!

在城墙告成礼之前,尼希米的行踪不大清楚。可能依照六节的解释,他继续留在耶路撒冷十二年,只有现在才第一次回到国王那里。有人以为五章十四节也有此意。不过一离开国王(二6)隔这么久才回去,似乎有问题,并且以前也曾提过,他派哈拿尼雅代管耶路撒冷,在其作省长的第一年似乎曾返回一次。最可能的概况为尼希米有好几次,往来于耶路撒冷和帝国首都之间,在其中的一次──始自主前四三三年(即亚达薛西三十二年,6节)──在十三章里各种凌辱的事源源而来。

(二)

尼希米在他回来的时候,看到他们所犯的,也就是以前这社体所犯的,令他十分震惊。(用现代办案用语,这些回归的人称为累犯。)他们陷入三类罪:(甲)未能保持宗教的纯洁及圣殿的神圣(4-14节);(乙)犯安息日(15-22节);(丙)与外邦妇女结婚(23节以下)。这些都是互相关连的,因为每一种都受到外邦的影响。

第一且最严重的罪,随凓当时情况,引起尼希米注意的是旧敌人多比雅,受到一位祭司名以利亞实的默许(4-5节──或许与28节里的祭司,是两个不同的人),占据了圣殿。在第六章末尾几节,使读者预测这样的事会发生。在企图直接干预以色列民重建,包括军事行动的威胁失败以后(四、六章),他们阴险的渗透,获得重要的胜利。事实上多比雅接收了『一间大屋子』(5节),主要是用来储藏圣殿供应品的地方。意即维持圣殿崇拜的正常活动、配备和供应不足,包括利未人每天的供给(10节)。多比雅在住宿上冒犯雅巍的宗教到甚么程度,可以从牵连搬掉『上帝的器皿』(59节)这事实得知。这些器皿很多是古列王所归还的(拉一7),与其它重建圣殿的设备,都是重建雅巍崇拜,及为其子民辩护的。多比雅在圣殿里,使这一切都成为虚有其表,而且前功尽废。这种卖人情的姿态,事实上为敬拜上帝敲响丧钟。

第二个罪是有关安息日的(15-22节)。安息日不只是为凓休息。其它的功能,如(甲)在繁忙生活中,有足够时间,思想上帝在过去对以色列民的恩慈良善(出二十10-11;申五15);(乙)尽管她暂时息工,表明上帝仍继续供给所需(参照出十六4-5);及(丙)与列国分别出来(因信心放弃为生活劳力)。最后一点或许特别重要,因为在巴比伦,没有一点别的,可以把犹太人和他们的邻居,加以区别。归回的以色列民在这方面的失败──直接放弃十章三十、卅一节作出的应许──非犹太人(推罗人,16节)几乎无可避免的牵涉其中。再一次,以色列人所犯的罪并不只在信仰生活边缘,而是在其核心。这是否认对上帝的信仰,决心与列国相似。

对宗教怠慢,无疑在首两种罪里,无可避免的,令与外邦通婚的旧罪再犯(23-29节):它比其它任何罪更明显,渐渐使犹太人解体,至终不再成为一个民族。大祭司以利亞实的孙子牵涉与参巴拉家族结成姻亲关系(28节),这成为可憎的罪证,事实上这里展示的触犯律法的行为,完全是一回事。与异族通婚打击了以色列民宗教的核心(以大祭司家族为其象征),并中了敌人(参巴拉)的计谋。

跋(Ⅱ)(十三4-31)(续)

(三)

尼希米,对这罪,极力谴责、奋力与之断绝关系,是毫不令人意外的。每一阶段,他都采取行动清除病根。多比雅的一切家具,在尼希米的恼怒中,都从屋里抛出去(8节),(预示以后耶稣洁净圣殿的姿态,约二13以下)。这圣殿里一切的污秽都洁净了(9节)。利未人,逃往自己『村庄』(指那些城邑周围的小片土地,他们可以饲养家畜,民卅五2)里的,恢复了他们的职位,也安排了他们因主持崇拜工作获得当得的分(11-13节)。又有守却城门的人,免得有人在安息日搬运货物,破坏了安息日(1922节),并且发出警告,犯安息日的后果(21节),对这些人说些威吓的话。其中最生动的,莫过于尼希米对待那些娶外邦女子者的画面了(25节)!最后将极恶的以利亞实的孙子赶出去(28节)。

他所用的语言,也是很强烈的。百姓离弃上帝的殿(11节);他们触发上帝向以色列民的忿怒(18节);他们干犯上帝(27节──这字是『马奥ma'al,其意义为放弃一切上帝的法则,当直接受罚;参阅代上十13-14,『不忠』即『马奥ma'al)。这样强烈的话,清楚显示,这立约的社体,虽然早在百年以前,发生几乎很难置信的转机,使他们重归故土,距今大约十年多以前,重新献身于主,不能就以为上帝的恩慈滚滚而来。这令人回想起先知所说的,正是相同的信息。主实在是怜悯的;但是以色列民的救恩,是引入事奉和顺服里的救恩。上帝和百姓立的约,如果没有上帝在当中,是毫无意义、没有将来的。为凓这些理由,尼希米尝试重建十章及十二章的情况。他要百姓再行起誓(25节;参照十29),并且供应圣殿正常崇拜所需(30-31节;参照十32以下,十二44以下)。

(四)

以斯拉记,尼希米记,最后的话,不十分清楚。我们或会觉得奇怪,百姓这样充满生气地庆祝防却敌人的城墙完工,很快就接受敌人渗入圣殿和大祭司的家庭。那些人严肃地许愿要保持宗教的纯洁(十章),怎么会这样快做违反宗教的事?如果我们感受到尼希米要把以色列民纳入正轨,最后已至背城一战的地步,要把迷途的羊引入正路,已筋疲力尽,设想革新会带来更多成功感是没道理的,一方面对他说来,毕竟已尽了最大的努力(14节,22节下,31节下)。我们便可明白这里所讲的意思。

如果我们的作者希望提出目前犹大形势大好,他可以在十三章十三节收尾,但是他选择以暗淡的调子结束。事实上,在以斯拉记一章已有这样的示意,因为我们看见,自巴比伦返国,很小心没有处理为最后光荣完成了先知的希望。在本书中,的确在每次胜利的时刻,都有语气的转变,『但是』。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六章结尾的凶兆,可耻的多比雅是失败了,但是很清楚,恶根尚未除尽。本章显示他站起来,继续争战。虽然他的家具被抛在街上,耶路撒冷仍有他的朋友。自尼希米至基督的一段犹大历史──到目前为止,据我们所知──长久以来,犹太教内部总不能免除来自敌人的威胁。(耶稣时代的撒都该人大抵是有影响力的祭司,为凓他们时代统治者的威信,任意吸收源于希腊罗马的宗教风俗。)

(五)

这使我们对于以斯拉记、尼希米记的信息,提出最后的两点。

(甲)不可自满

我们不能以为这两本书是悲观的。从巴比伦获得释放,是上帝拯救以色列民为目的之记号,也至少是完成先知预言的开始。圣殿建造、城墙修筑,是进一步的胜利。还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不只是以斯拉和尼希米的灵性教训,也自整个社体在其虔敬时刻敬拜及事奉生活中学习。不过这社体持守顺服的程度很清楚是肤浅的。当时在主里的喜乐的确显而易见。但是其消失亦往往势如破竹。如果尼希米记十二章代表在上帝子民中常有的现象,十三章也是如此。教会不能以为一切理所当然。改革决非一次,以后就可以没有了;而是──如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家所熟知的──semper reformanda(『时常需要改革』),因为人内心的堕落无常。

(乙)新约的指针

第二点与第一点有关。由于人的善变,我们知道只是耶路撒冷恢复旧观,不可能就是旧约预言的最后完成。某些事物必需全新才行。新事物,就是耶稣基督降生,祂的生、死、与复活:一个人,至终能站在以色列全民的地位上,而且由于他是上帝,能表达完全的顺服。以斯拉记及尼希米记未能宣称为完成的先知预言(赛六十1-3;六十一1-4),都在他身上有了意义。旧约的选民不能确实地履行约的条件,两书已经清楚说明,使我们睁目看新约的话,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救法,不倚靠律法,依照保罗的话,『律法是我们蒙训的师傅,引我们到基督那里,使我们因信称义』(加三23-26;参照罗三21)。那个时候,在上帝的眼中,『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加三28);由于得救不再受以色列民律法束缚,上帝的『新以色列民』不再是一个政治组织的国家,不再需要被圣殿所限,或给城墙围住。

但是在古列的日子,至亚达薛西的日子,其中一段犹太人所发生的事,对于救恩的历史,并非风马牛不相干的。犹太人若不住在自己的土地上,至少为犹太教提供一个中心所在地,他们的弥赛亚如何能够以可辨识的途径首先来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太十6)?在以斯拉记及尼希米记两本书里,有欢喜快乐的一面,它把我们带近上帝的心,并指示我们,真实的敬虔有可能实现。也有悲伤的一面──这悲伤的事却是指引我们归向基督。──《每日研经丛书》

 

赞助商链接

返回基督教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