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申命记

申命记导论

新一代的以色列人现在来到迦南东方的大门口摩押平原,就要进入那有河、有泉、有小麦、石榴树和蜜的美地(8:7-8),是天父答应赐给这个民族的,只要他们信守在西奈山所立的约。

“神人”摩西已接近一生侍奉的终点,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十天,为旷野“苦炼”中成长的新生代详细讲解西奈山前神赐的律法(8:1-2),也就是以十诫为中心的各种法例和典章,好让本来以畜牧为生的一代,能在以农作为主的新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家国;有一个以耶和华神为信仰中心的圣洁生活,明白“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的真理。

书里有一小部分篇幅追述以色列民族的历史(1-4章),又用最后一部分记下摩西临终的赠言和祝福,以及约书亚的被立为新领袖(27-33章)。这位一代伟人,在毗斯迦山极峰远眺迦南全境之后遂撒手尘寰(34章)。

但是占全书大半篇幅的,是摩西讲解天父和以色列民所立的约中应遵守的原则与条例。他重申诫命,给律法作了增订(4:44-26章);然后以“尽心、尽性,谨守遵行”的庄严誓词作结(26:16-19),重订了神与新一代之间的盟约(29:10-15)。

本书为新约及初期教会的著作引用之多不输《诗篇》。主耶稣在旷野受试探用以击退撒但的话语,全都引自此书(太4:1-10);祂又把本书“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6:5)定为诫命中第一且最大的一条(太22:37-38)。

本书中译,文字优美:描写迦南大地,文笔美丽如画;“摩西之歌”读来铿锵有声,不着翻译痕迹;而中文书名用《申命记》三字,画龙点睛,较希腊《七十士译本》的《律法二读》更能准确传达原书主旨。

·大纲·

摩西第一篇讲论 1:1-4:43

摩西第二篇讲论 4:44-28:68

摩西第三篇讲论 29-33章

摩西逝世 34章

版头:讲解律法

·参考资料·

一、 书名

希伯来原文圣经摩西五经每卷都用第一个字来作书名。因此本书称为“话”,因为第一句是这样写的:“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旷野…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

英文圣经《申命记》的名字Deuteronomy,意思是“律法二读”,是根据希腊文旧约《七十士译本》17:18,“要将祭司、利未人面前的这律法书,为自己抄录一本”这句话而来的意译。

中文圣经将书名译为《申命记》,意即重申,就是重新宣布律法和神的诫命。这名字非常恰当地表达出本书的内容和题旨。

二、 本书作者及写作年代

《申命记》的来源是神学上的一个大课题。

传统犹太教及基督信仰主流,都相信《申命记》是摩西的作品。到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现代评鉴学兴起,才提出种种不同的见解,要重新估定本书的写作年代。

综合来说,大致上有以下几种讲法:

一、本书绝大部分内容是摩西所写,只有小部分是编辑者附加的资料。

二、本书史料来自摩西的时代,但全书则要到约四百年后的大卫、撒母耳时代,或甚至更晚的所罗门时代,才由后人编纂成书。编辑过程中当然也加入了编者的论调。

三、本书在主前七世纪,就是希西家王和约西亚王的时代,才被人编纂成书,尤其是与约西亚王宗教改革有关。有人以为在修葺圣殿时发现的律法就是《申命记》。虽然很多材料都是自摩西时代流传下来的。

四、本书是以色列民被掳之后的作品,写作年代未能确定,自哈该、撒迦利亚等先知,至主前四百年的玛拉基时期都可能。

《申命记》34章既然记载摩西之死及摩西的埋葬,书中也有一些地方用了第三者笔调来记录摩西的事情(1:1-5;32:48-52),这些当然都不会是直接出自摩西之手,是经过编辑和整理的。

但是,从内证看,本书清楚记明,是摩西在摩押平原,向着将要进入迦南的以色列民作的训谕(摩西不久后便去世了)。因此,《申命记》来自摩西之说是合乎圣经的,也是可信的。见1:5。

31:9,24记载:“摩西将这律法写出来,交给抬耶和华约柜的祭司、利未子孙,和以色列的众长老”、“摩西将这律法的话写在书上,及至写完了。”从这些话看,摩西不但是律法的宣讲者,更是这本律法书的作者。

我们相信,《申命记》是摩西写的。书成后,连同摩西五经其他四卷(《创世记》至《民数记》),经过编订和整理成书。

摩西五经作者问题,另参《创世记》书前〈参考资料〉。

三、历史背景

《申命记》的历史背景,是摩西带领在旷野新生一代的二百万以色列人,来到约旦河东的摩押平原(摩押平原就在约旦河流入死海的交汇处)见1:5。

摩西年纪老迈,圣经说他此时已经一百二十岁。他早已得到神的指示,因早年的过犯,不得进入迦南地;要他将领导百姓进入迦南的重任,交给助手约书亚。

有关领导责任的转移,以及对祖先的约所知不多的以色列民,摩西面对这些问题,在摩押平原上,为他们讲解了律法,并作临别赠言。

1:1开宗明义的说:“以下所记的,是摩西在约旦河东的旷野,疏弗对面的亚拉巴,就是巴兰、陀弗、拉班、哈洗录、底撒哈中间,向以色列众人所说的话。”《申命记》大部分就是这些话的记录。

四、内容

从内容看,本书是摩西为将进入迦南地的以色列民,更新他们与神所立的约。这也就是“重申”(重新宣布)律法的意思。

以色列上一代经过旷野四十年的流荡,深深得到教训,要遵守神的律法,才能蒙福。

这四十年中,离开埃及老一辈的以色列人,受罚的受罚,去世的去世,只剩下新生而年轻力健的一代。他们现在要去得到神应许他们祖先的迦南乐土,去享受神在流奶与蜜之地上所赐的福气,去过一种新的生活—从游牧转变成以农业为主的生活。

他们的父母在西奈山下与神立约时,他们年纪还轻,有的恐怕还没有出生,因此亟需明白这约的历史渊源,赐约的神的广博慈爱、丰厚恩惠,以及信守此约与民族前途和人民幸福的密切关系。摩西的讲论语重心长,充分反映一代神仆的忠信、谦逊与爱心。

总而言之,《申命记》中更新的立约,包含以下几点重要的内容:

一、提醒百姓,他们是蒙神拯救,才能离开埃及奴隶生活的。比较4-5章。

二、提醒百姓,神应许之地丰盛美好,为流奶与蜜之地。比较6:3。

三、提醒以色列人的特殊身份,他们是蒙神救赎,“特作神的子民”。比较7:6。

四、提醒百姓,神为他们安排了一个敬拜中心。他们应该定时在那里敬拜神。比较12:5-11。

五、提醒百姓,他们必须遵行神所颁布的律法。不然,刑罚便临到。

六、最后,应许以色列人,若遵守神的约而不离弃,一定得到福气。比较4:40;7:13。

摩西五经所载以色列民的律例

宗教律例

经 文

道德及社会律例

经 文

安息日、安息年、

禧年

出23:10-13;31:12-17;35:1-3

利25章

申15:1-11

公义、诚实、公平 出23:1-9

利19:13-18

申16:18-20;19:15-21;25:1-3

节 期 出23:14-19

利16章;23章

顾念贫穷人、寡妇、孤儿和寄居者 出22:21-27

利19章

申24:10-22

会幕及圣物

的建造

出25-26章,30章;36-38章 饮食、健康、卫生、洁净(部分与宗教律例有关) 利11-15章

民19章

申14:3-21

祭司的圣袍 出28-29章;39章

利8章

性、婚姻、离婚 利18章

申22:13-30;24:1-4;25:     5-10

祭司及利未人的工作 出28-29章

利9-10章

民3-4章;18章

奴 仆 出21:1-11

利25:39-55

申15:12-18

献祭、供物

及敬拜

出29:38-46

利1-7章;22章

民15章;28章

申12-13章

财物、遗产 出21:28-36;22:1-15

利25:23-24

民36章

申21:15-17

 

起誓、礼物

及什一奉献

 

利27章

民30章

申14:22-26;26章

强暴、伤害、杀害 出21:12-27

民35:9-34(逃城)

申19章;21章

划分土地 民34-35章
战 争 申20章;21:10-14

五、旧约五祭

摩西律法中的一个主要特色便是献祭。

旧约时代,献祭是以色列民向神履行约的表现和义务。献祭不只是一种仪式,也是向神的感谢,是内心敬虔的外在表明,是救赎事工的表征。

在以色列的宗教里,敬拜中如果没有献祭便不够完全。献祭和敬拜是不可分的。

摩西五经规定以色列人必须定期献祭。见本书16:16-17,“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一年三次在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祂,却不可空手朝见。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华你神所赐的福份,奉献礼物。

以色列人每天的生活中更是不可缺少祭祀。《利未记》6:12论到祭坛的设立:“坛上的火要在其上常常烧着,不可熄灭。祭司要每日早晨在上面烧柴,并要把燔祭摆在坛上,在其上烧平安祭牲的脂油。”

旧约所献的祭物种类繁多,今归纳其最常献的五种。列表说明于下。

旧约五祭表

祭 名 祭  物 目  的 参考经文
燔 祭 ·公牛、公羊、公鸟(献鸟只为贫穷家庭而设)

·全牲献上

·祭牲必须没有残疾

·敬拜

·赎罪

·表示顺服神

利1章;6:8-13;

8:18-21;16:24

素 祭 ·谷物、面粉、橄榄油、

香料、烤的饼、盐

·不可加酵,不可加蜜

·伴以奠祭而献

·敬拜

 

·感谢神的供应

·附带的祭:与燔祭和平安祭同献

利2章;6:14-23
平安祭 ·没有残疾的牛羊

·饼

·敬拜

·感恩

·交通

利3章;7:11-34
赎罪祭 ·小公牛:为大祭司和全会众

·公山羊:为官长

·母山羊或羊羔:为一般百姓

·鸽子:为贫穷人

·面粉:为至穷的人

·赎罪

·表示认罪

·获得赦免

·洁净

利4:1-5:13;

6:24-30;

8:14-17;

16:3-22

赎愆祭 ·公绵羊 ·赎罪

·补偿过失(加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

·洁净

利5:14-6:7;

7:1-6

—《启导本圣经注释》

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赞助商链接

返回基督教圣经